蜂窩活性炭吸附箱工作原理:
1、 吸附原理
吸附是指當兩種相態不同的物質接觸時,其中密度較低物質的分子,向密度較高的物質表面被富集的現象和過程。
吸附分離過程之所以能實現,是由于吸附劑在這種物理吸附中所具有的兩個基本性質:一是對不同組份的吸附能力不同;二是吸附質溫度較低時,吸附質容易被吸附,隨吸附溫度的上升而解吸出來。利用吸附劑的第一個性質,可實現對混合氣體中某些組份的優先吸附而使其它組份得以分離;利用吸附劑的第二個性質,可實現吸附劑在低溫下吸附,而在高溫解吸再生,從而構成吸附劑的吸附與再生循環,達到連續分離氣體的目的。
吸附其實質就是在兩相的交界面上,物質的濃度會自動發生變化的現象和過程。
2、脫附原理
被吸附下來的有機物,積存在吸附劑的微孔里,當它們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達到飽和后,吸附能力下降,將停止作用,需要對該吸附劑進行再生,將有機物移除,即脫附出來。脫附介質采用加熱后的流體,控制脫附氣有機物濃度的爆炸下限以內。
脫附反應與吸附相反,在高溫下,有機氣體容易從吸附劑微孔中脫吸出來,本工藝利用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直接加熱脫附氣來滿足工藝要求。對脫附出來的有機氣體處理,采用典型的氣—固相催化反應,在特殊的催化劑存在下,同時在250℃~300℃環境中,高分子有機物發生斷鏈反應,與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從而達到去除廢氣中有害物。
為此,利用該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這一特點,充分利用反應熱,既滿足了反應需要在一定溫度反應的環境,又加熱了后工段脫附所需要的熱流體,同時又將反應熱及時移除。
活性炭吸附裝置的工作原理:廢氣經過吸附塔內的初效過濾器除去固體顆粒物后,進入塔體,經過活性炭層吸附后,除去氣體中的有機廢氣分子,達到符合排放標準的凈化氣體,經風機排到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