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油管道安全管理中人為性的操作失誤頻繁發生。據相關統計數據呈現,每年的輸油管道事故中,有近1/5是 由人為性操作失誤引起的。具體而言,輸油管道安全管理中的人為性操作失誤包括作業人員現場操作失誤、違章性指揮、指揮調度失誤以及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等。其中,作業人員現場操作失誤可能造成輸油管道出現計量失真、憋壓、儲油罐冒頂等問題:違章性指揮可能導致輸油管道傳輸出現阻滯,影響輸油管道傳輸質量:調度指揮失誤以及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可能導致在緊急操作狀態下,輸油管道安全管理頻繁出現事故。例如,20世紀90年代,我國青海花格一線就曾因施工人員對閥門安裝操作錯誤,而導致投產延期、通球掃線憋壓,造成了巨大損失。
隨著我國石油管道建設的快速發展,輸油復合軟管對油氣管道設備的需求急劇增加,目前,有多種 關鍵設備由國外企業壟斷,一旦遇到戰爭、外交困境或其他不可抗拒的緊急情況,可能面臨油氣管道運營陷入癱瘓的危險。為此,急需開展關鍵設備國產化工作,以降低國際采購風險,提高保障能力。
近年來,國家為推動裝備制造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規劃綱要和措施性文件,并在石油管道建設項目批復文件中明確提出逐步實現管線鋼管、輸油泵機組、壓縮機組、大口徑閥門等設備國產化的要求。
在正常的貿易往來中,可以比較容易地獲取保障管道平穩運行的技術裝備、售后服務、備品備件等;但若出現非 常情況,管道技術裝備、售后服務、備品備件等保障難度就會增大。因此,推進油氣管道裝備國產化具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意義。此外,我國的海外投資地理分布表現出特殊性:海外油氣項目很多集中在中亞和南美等區域,該區域很多國家經常受到歐美的經濟制裁,在相關區域只能依靠國產裝備保障油氣管道的建設,因此,開展管道設備國產化也是 我國石油企業走向世界的需要。
推進管道設備國產化,對于油氣管道行業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顯著降低建設成本,國產設備投資相比進口設備可降低1/3~1/2;②顯著縮短供貨周期,供貨周期可縮短1/2~2/3;③售后服務響應及時,可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④備品備件價格優越明顯,顯著降低運行成本。油氣管道設備國產化是 系統工程,涉及多個行業。http://www.btjiey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