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年減弱、工業轉型升級需求釋放和生產力成本上升等問題的凸顯,再加上科技進步后的工業機器人性價比臨近拐點、接受度逐漸增強,工業機器人在不少領域已隱隱形成替代人工的趨勢。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共有3.7萬臺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市場上銷售,是2012年的近3倍。中國不僅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也是成長最快的市場。
巨大的注塑廠房內,塑料原材料經過各個機器的自動化操作,變為一個個成型的空調零部件,一只只機械手將成品放在傳送帶上輸送到打包區,搬運機器人在廠房內穿梭運送各種貨物,而員工只是站在生產線的終端打包成品的部件……
這是近日國內某空調企業注塑廠房內的工作場景。在這里,機器和人已經完全分離,以往需要人操作的機器,現在已經能獨自完成一系列流程操作,而人僅是負責最后的打包。
機器人成轉型重要力量
隨著智能化以及向互聯網轉型大潮的洶涌來襲,傳統制造企業正面臨著一波裁員、以機代人的節點。
日前,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主動向外界曝出了海爾的裁員計劃:海爾在去年已經裁員1.6萬人的情況下,今年仍將繼續裁員1萬人。此外,京東方的北京8.5代線面板工廠也已經大量啟用機器人操作。不僅家電業如此,工程機械領域這一現象亦初露端倪。三一重機董事長俞宏福表示:機器人應用已形成一種趨勢,它是一個體系,需要事先去籌劃,需要改變我們的思路和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