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中國國際機器人展在上海開幕,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廣東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和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組成“順德軍團”再次亮相展會,憑借自主研發的新機器人產品,吸引了各方關注。
伴隨人工智能、數字化制造和移動互聯等技術創新融合步伐加速,機器人產業被視為保持工業全球競爭力關鍵環節。作為廣東三大機械裝備制造基地之一,順德近年來也涌現了一批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的機器人生產和研發企業。
順應這一趨勢,該區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核心區的重點,實施“機器代人”計劃,一方面全面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又可促進機械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無需磁軌等介質引導,卻能“記憶”儲存經過的線路,并監測到8米以外障礙物,這種可載重2.5噸的搬運機器人在中國國際機器人展上備受關注。它是嘉騰機器人最新研發的產品,被命名為“大黃蜂”,可替代電瓶叉車及工人在不同廠區之間進行室外搬運。由于采用了與登月的“玉兔號”相似的技術,該產品因而也被稱為民間“玉兔號”。目前,該產品已被華為技術、聯友椅業等企業大范圍使用。
短短數年,嘉騰機器人已迅速成長為國內AGV搬運機器人的領先企業,甚至還引來了日本媒體的關注。6月23日晚,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嘉騰機器人及其6名股東簽訂了《投資協議》,擬以自有資金投資4912萬元,現金認購嘉騰機器人20%股權。隨后,日本媒體THEDAILY NNA亦報道了這次合作。
此前,嘉騰機器人已通過招標斬獲廣汽本田汽車的訂單,后者恰好是日本機器人企業的一個核心客戶,因此引起了日本機器人尤其AGV行業的高度關注。根據嘉騰機器人的微信公眾號透露,過去日本汽車制造業很少采用中國國產機器人,在這次大規模采用嘉騰機器人,廣汽本田的中方團隊和日方技術團隊對嘉騰進行了一年多的技術評估,最終作出了決定。消息還顯示,南海本田也采購了嘉騰AGV即無人搬運車產品。
作為機械裝備企業“新秀”,嘉騰機器人只是順企“搶灘”工業機器人新經濟的一個縮影。位于陳村鎮的利迅達機器人是該區機器人自主品牌的代表,其前身是佛山市利迅達鋼材加工有限公司。該公司僅用了4年時間就成功從不銹鋼加工跨界到生產機器人系統。期間,該公司和意大利INTEC機器人系統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最終成功研發出第一條整體水槽拋光機器人生產線。INTEC是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表面處理系統供應商,80%以上系統供應給世界500強著名企業,同時高薪聘請在富士康從事機器人系統研發多年的高級工程師加盟,如今,利迅達已成功躋身國內拋光機器人行業的領先水平。
不僅如此,作為“老牌”的機械裝備企業,廣東鍛壓機床廠也致力于沖壓機器人的研發。去年,該公司聯合利迅達、嘉騰和鼎峰等3家機器人企業,共同推出首條模具沖壓無人生產線,該生產線由3臺廣鍛伺服沖壓機、4臺鼎峰擺臂式機器人、一臺利迅達焊接機器人、一臺利迅達拋光機器人和4臺嘉騰搬運機器人組成,實現了物料搬運、模具沖壓、焊接、拋光、成品入庫等工序的自動化生產連接。
實際上,并不是只有順德關注機器人產業。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無論是美國提出的“再工業化”還是歐洲提出的“新工業革命”,其核心戰略均以機器人為基礎,培育工業制造的新競爭力。
不久前,德國慕尼黑舉行2014年自動化與機電一體化國際貿易博覽會。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數字和電信政策專員內莉。克勒斯宣布,到2020年,歐盟委員會與歐洲機器人協會將投入28億歐元啟動“火花”計劃,研發民用機器人。該計劃之所以取名“火花”,是希望該機器人像火花一樣點燃歐洲經濟,使歐洲經濟充滿活力、持續發展。
此前,鄰近的日韓等國家亦將機器人作為產業經濟的重點。如日本制定了機器人技術長期發展戰略,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新產業發展戰略”中七大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僅在類人機器人領域,就計劃10年共投資3.5億美元。韓國則制定了“智能機器人基本計劃”,2012年10月發布了“機器人未來戰略展望2022”,將政策焦點放在了擴大韓國機器人產業并支持國內機器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