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中國國際機器人展在上海開幕,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廣東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和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組成順德軍團再次亮相展會,憑借自主研發的新機器人產品,吸引了各方關注。
伴隨人工智能、數字化制造和移動互聯等技術創新融合步伐加速,機器人產業被視為保持工業全球競爭力關鍵環節。作為廣東三大機械裝備制造基地之一,順德近年來也涌現了一批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的機器人生產和研發企業。
順應這一趨勢,該區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核心區的重點,實施機器代人計劃,一方面全面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又可促進機械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順德機器人分食本田蛋糕引日本媒體關注
無需磁軌等介質引導,卻能記憶儲存經過的線路,并監測到8米以外障礙物,這種可載重2.5噸的搬運機器人在中國國際機器人展上備受關注。它是嘉騰機器人最新研發的產品,被命名為大黃蜂,可替代電瓶叉車及工人在不同廠區之間進行室外搬運。由于采用了與登月的玉兔號相似的技術,該產品因而也被稱為民間玉兔號。目前,該產品已被華為技術、聯友椅業等企業大范圍使用。
短短數年,嘉騰機器人已迅速成長為國內AGV搬運機器人的領先企業,甚至還引來了日本媒體的關注。6月23日晚,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嘉騰機器人及其6名股東簽訂了《投資協議》,擬以自有資金投資4912萬元,現金認購嘉騰機器人20%股權。隨后,日本媒體THEDAILYNNA亦報道了這次合作。
此前,嘉騰機器人已通過招標斬獲廣汽本田汽車的訂單,后者恰好是日本機器人企業的一個核心客戶,因此引起了日本機器人尤其AGV行業的高度關注。根據嘉騰機器人的微信公眾號透露,過去日本汽車制造業很少采用中國國產機器人,在這次大規模采用嘉騰機器人,廣汽本田的中方團隊和日方技術團隊對嘉騰進行了一年多的技術評估,最終作出了決定。消息還顯示,南海本田也采購了嘉騰AGV即無人搬運車產品。
作為機械裝備企業新秀,嘉騰機器人只是順企搶灘工業機器人新經濟的一個縮影。位于陳村鎮的利迅達機器人是該區機器人自主品牌的代表,其前身是佛山市利迅達鋼材加工有限公司。該公司僅用了4年時間就成功從不銹鋼加工跨界到生產機器人系統。期間,該公司和意大利INTEC機器人系統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最終成功研發出第一條整體水槽拋光機器人生產線。INTEC是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表面處理系統供應商,80%以上系統供應給世界500強著名企業,同時高薪聘請在富士康從事機器人系統研發多年的高級工程師加盟,如今,利迅達已成功躋身國內拋光機器人行業的領先水平。
不僅如此,作為老牌的機械裝備企業,廣東鍛壓機床廠也致力于沖壓機器人的研發。去年,該公司聯合利迅達、嘉騰和鼎峰等3家機器人企業,共同推出首條模具沖壓無人生產線,該生產線由3臺廣鍛伺服沖壓機、4臺鼎峰擺臂式機器人、一臺利迅達焊接機器人、一臺利迅達拋光機器人和4臺嘉騰搬運機器人組成,實現了物料搬運、模具沖壓、焊接、拋光、成品入庫等工序的自動化生產連接。
實施機器代人保持制造業全球競爭力
實際上,并不是只有順德關注機器人產業。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無論是美國提出的再工業化還是歐洲提出的新工業革命,其核心戰略均以機器人為基礎,培育工業制造的新競爭力。
不久前,德國慕尼黑舉行2014年自動化與機電一體化國際貿易博覽會。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數字和電信政策專員內莉。克勒斯宣布,到2020年,歐盟委員會與歐洲機器人協會將投入28億歐元啟動火花計劃,研發民用機器人。該計劃之所以取名火花,是希望該機器人像火花一樣點燃歐洲經濟,使歐洲經濟充滿活力、持續發展。
此前,鄰近的日韓等國家亦將機器人作為產業經濟的重點。如日本制定了機器人技術長期發展戰略,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新產業發展戰略中七大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僅在類人機器人領域,就計劃10年共投資3.5億美元。韓國則制定了智能機器人基本計劃,2012年10月發布了機器人未來戰略展望2022,將政策焦點放在了擴大韓國機器人產業并支持國內機器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等方面。
發達國家的上述舉措無疑將給順德外向型經濟帶來重大挑戰。因為,前者如歐美等國是順德制造出口的重要市場,而后者日韓等國則一直是順德制造學習模仿對象和產品的有力競爭者。正如克勒斯所言,歐洲的工業要想保持全球競爭力,就必須全面引入自動化系統,廣泛使用高級機器人。這一觀點同樣適用于順德。
因應形勢變化,順德出臺《關于推進機器代人計劃全面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實施辦法》,正式啟動機器代人計劃,政府將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在家電、機械、家具等行業推廣智能裝備與工業機器人應用,領銜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核心區。
而作為一個廣東對外開放的熱點區域,順德區委、區政府在對待機器人產業上并非閉門造車,而是放眼全球,瞄準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今年4月,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率領由伊之密、宏興機械等20多位順德裝備制造業老板組成政企考察團,兵分兩路考察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等歐洲國家,希望學習歐洲最先進的技術,以推動機械裝備跨越式發展。考察之后,順德已將國際合作列為該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戰略。
根據計劃,順德利用重大載體和現有企業優勢,以歐盟、日韓為主要招商對象,重點引進一批國內外智能裝備和工業機器人進駐,促成主流機器人廠商進入該區。在5年內,該區將引進50個以上智能裝備和工業機器人項目,累計完成產業投資達到60億元以上,同時引導本地一批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進入機器人本體研制和組裝領域,以產學研合作為契機,積極引進專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項目在順德集聚。
政府助力
五年內改造300家傳統制造企業
四種方式助推機器人應用潮
從上月開始,順德正式實施機器代人計劃,通過設立專項資金,采取無償資助、無息資金使用、政策性融資擔保、股權投資4種方式,為企業智能改造提供支持。
在無償資助上,順德將鼓勵區骨干企業開展機器代人、生產線與生產系統改造,購買先進設備(生產線)擴大生產、提高自動化水平,對通過技術改造核準或備案,且設備購置金額超過500萬元的,按實際支出的設備購置費給予10%補貼,單個企業補貼額每年最高為100萬元。而對骨干企業以外的規模以上企業采購順德本地智能裝備、方案及服務,只要符合相關條件也可按照實際支出獲得一定比例補貼。同時,順德也將制訂《鼓勵采購本地裝備產品目錄》,鼓勵區內小微型工業企業采購目錄內的產品,按每項產品采購額的10%進行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補貼不超過10萬元。
在無息使用上,順德每年從區創新扶持資金中安排不少于5000萬元,優先支持制造企業開展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工業機器人采購,支持智能裝備企業開展智能化技術改造。在落實必要的反擔保措施前提下,按企業合同采購金額的50%,每個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無息資金使用扶持。同時,順德每年也將從區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安排不少于4億元的融資擔保額度,支持制造企業開展智能化技術改造。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扶持增加了股權投資這一方式。按照計劃,順德每年將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創投資金,對優質成長型、智能裝備或先進制造領域的中小微企業開展股權投資,創投方式為企業注資總股本的10%,每個項目投資總額不超過500萬元。
根據辦法,5年內,順德將利用智能制造技術改造傳統制造型企業300家,建立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50家,全區培育200家以上智能制造應用示范企業,建設不少于10家智能制造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應用推廣平臺不少于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