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醞釀已久的“機器換人”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印發。預計到2016年完成相關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1000-1500個,同時為智能裝備產業帶來商機,力爭到2016年產值達到350億元,年均增長20%.
專項補貼撬動“機器換人”
日前,東莞正式印發《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按照《計劃》,東莞到2016年將爭取完成相關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1000-1500個,力爭推動東莞全市一半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
《計劃》明確,東莞將設立“機器換人”專項資金,推動實施應用項目。對企業通過自有資金、銀行貸款、設備租賃等方式購買“機器換人”設備和技術,按照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事后獎勵或貼息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僅實施企業有補貼,東莞還支持和鼓勵第三方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大力開展企業“機器換人”推廣應用。為企業提供改造方案、設備采購、設備租賃、金融服務、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多方面服務,都將給予一定額度的獎勵。
東莞智能裝備業迎來商機
與三年計劃配套出臺的還有《關于加快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引進和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等措施,幫助東莞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體系,打造2-3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和6-8個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東莞的目標,是“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經信局還介紹,雖然東莞市推行“機器換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臨一些困難,主要在設備、資金和人才方面,具體表現在智能裝備尤其是工業機器人本地研發制造能力不足,主要依靠引進德國、瑞士、日本等地區的庫卡、ABB、川崎等國際知名品牌。
唯美陶瓷2007年就率先進行機器換人,公司制造中心總經理鐘偉強坦陳:“國產設備水平達到可以替代的標準的話,我們都換了國產設備,因為價格和維修服務都更為便宜。”香港機器人及自動化協會榮譽會長余景亮,早就瞄準東莞的智能制造市場,與伙伴創辦了東莞明迪精密機械設備公司。他認為東莞已經有許多工廠具備制造智能裝備的能力,但要讓智能裝備成為一個“產業體系”,不能只是“賣機器人”,更重要是為企業改造提供集成方案,這也是裝備企業需要轉型的部分。
此外,東莞將推動成立機器人產業聯盟、機器人產業協會、“機器換人”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一批社會組織,通過發揮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在行業咨詢、自律管理、信息共享、交流合作等方面,為本土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提供行業服務。“總的來說,就是打造一批公共平臺、組建一批行業組織、培育一批服務機構。”市經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稱。
東莞雙管齊下
東莞這兩份文件同時出臺,讓機器人產業在應用推廣和產業政策雙管齊下。“機器換人”,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改造的手段、升級的措施;而對工業機器人的制造商來說,工業制造步入自動化升級則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和無限的發展空間。
市長袁寶成指出,要辯證地看待“機器換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關系。用“機器換人”,增強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動力;用智能裝備產業,引領企業“機器換人”的升級方向,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東莞這才有了綜合配套政策同時出臺,實現“機器換人”和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捆綁發展。
小編觀點:三年行動計劃將在東莞再次掀起一股“機器換人”熱潮。此舉不僅對東莞制造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而且還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機器人產業是抓住歷史機遇的一場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