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革命已經成大勢,而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人口紅利消退的狀況將會更加突出。工業企業理當審時度勢,未雨綢繆,盡早向機器要紅利。
據近期有關信息顯示,在2013年度浙江省工業投資和“機器換人”考核評價中,秀洲區榮獲一等獎。據了解,秀洲區從去年以來針對本區工業企業現狀和產業結構特點,分行業多模式積極推進“機器換人”,先后實施機器換人項目58項,其中10項列入了市級重點專項,21項列入了市級特色示范項目。今年秀洲區又加大力度全面推進“3315”機器換人工程,力爭通過3年時間,實施機器換人項目300項,完成技術投資150億元。這一信息不僅使人們看到秀洲區在推進“機器換人”工作中取得的顯著成績,同時也使人們感受到秀洲區的工業經濟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雖然“機器換人”的概念是最近幾年才提出來的,但其實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機器換人”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歇過。在人類社會早期,人們刀耕火種,為解決吃和穿的問題,幾乎耗盡所有精力。18世紀60年代,英國紡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使紡紗效率提高了好幾倍,后來瓦特又發明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這兩件發明,其實都是“機器換人”的重大變革。
而今,雖然隨著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絕大多數企業以機器生產替代了原來由人工操作的生產程序,但畢竟還有不少企業的機器設備陳舊,生產效率低下,經濟效益不盡理想,尤其是隨著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不少企業招工難問題日益突出,制約著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說,“機器換人”不僅是工業企業生產技術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也是在當前人口紅利逐漸消退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向機器要紅利、求得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實踐證明,實行“機器換人”,采用高科技、高效率的生產設備,不僅可以使企業擺脫越來越高的勞動力成本的重負,而且也能使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機器換人”使企業提檔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
人口紅利消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人口紅利消退的狀況將會更加突出。在這種趨勢下,作為一個企業來說,理當審時度勢,未雨綢繆,盡早向機器要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