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加快實施碳排放強度和碳排放總量雙控制度,以強化倒逼經濟和能源的低碳轉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中心規劃部主任劉強,在近期的氣候變化與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報告發布會上說。
此前十二五已經有了單位地區生產總值(GDP)能耗和碳排放分別下降16%、17%的要求。劉強認為,在十三五時期,國家可以實施煤炭和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并分解到地方。
煤炭消費峰值提前到來?
我國已經計劃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以及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指標。
楊富強認為,十三五期間如果實施單位GDP碳排放下降17%的目標,則可以實現國家提出的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指標。
同時,上述指標也可以與2030年實現中國碳排放峰值的預測一致。在此情況下,中國煤炭消費的峰值,可能會提前到來。
劉強測算認為,存在三種情況。
如果實施強控排措施,中國2020年可以實現碳排放峰值,2020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可以比2005年下降52%。2030年、205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分別下降75%和95%左右,但此目標實現難度大。
如果實施高的控排措施,中國2025年左右可以達到碳排放峰值,到2050年回落至2000-2005年水平。這對應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約48%的水平,超額完成哥本哈根減排承諾
(40-45%),2030年、205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基礎上下降約70%和90%。此情況需要充分利用技術后發優勢,大力加快工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中國需要盡可能向此路徑靠近。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碳排放總量2030年達到峰值,2050年碳排放量回落至2010年的水平。此時對應2009年中國在哥本哈根大會提出2020 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基礎上,2030年和2050年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下降65%和85%。此情況最有可能實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國碳排放峰值可能提前,煤炭消費峰值也會更早到來。這說明能源消費可能進一步變慢。
今年上半年煤炭消費總是負的,我們可以做出很樂觀的預判,那就是煤炭消費峰值的提前到來,相應的碳排放的峰值也會更快到來。他認為,十三五期間每年能源消費增加2%左右是可能的。因為2014年速度也只有2%左右。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