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機器換人成為推動傳統制造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廣東著名的傳統產業陶瓷業,機器換人已從理想照進了現實,記者從廣東省陶瓷協會獲悉,國內首個噴釉機器人在陶瓷名城佛山的多家企業投入使用,并在近日通過了專家鑒定。新產品鑒定委員會專家指出,該智能機器人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可有效降低人工施釉質量一致性差、廢品率高等現象,并建議企業參與到這種新產品的標準制定中,為將來這類機器人產品的進一步規范提供技術指引。

行業迎機器換人熱潮 噴釉機器人在佛山上崗
搬運機器人將經過除塵和擦干水分的陶胚,通過自動傳送帶,分別送進不同的噴釉室,4個噴釉機器人輕舒長臂,噴頭上下左右翻飛,靈動自如,只需要45秒鐘,馬桶陶胚就噴釉完畢閃閃發亮。這是記者近日在新明珠陶瓷集團廠房內看到的一幕。
“這一條生產線每天可以噴600件連體馬桶,而且由于機器操作,比人工噴釉更均勻,優等率接近100%。”佛山新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據了解,這是國內首個投入應用的噴釉機器人。除了新明珠陶瓷,包括東鵬、箭牌、樂華等陶瓷衛浴企業均引進了這種噴釉機器人。
“傳統的人工噴釉粉塵大、噪聲大,工作環境惡劣,容易引發塵肺等職業病。而且工作現場悶熱,工人工作心情容易受影響而降低效率。噴釉機器人的研發成功,為佛山乃至廣東的傳統產業之一的建筑陶瓷衛浴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奠定了技術基礎。”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會長吳一岳說。據悉,該項目已先后獲得國家863項目和國家發改委、省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更為神奇的是,對于不同的陶瓷產品,這種噴釉機器人還有學習功能的適應性。新鵬機器人公司總經理秦磊說,在學習每一套產品的噴釉前,先由熟練的技術員手持噴槍人工操作,機器人會高速記錄數據,自動生成機器人運行軌跡并進行軌跡優化,從三次操作中最終選出最好的一個最終生成可連續生產的機器人程序。學習完之后機器人就可以按程序脫離人工自動噴釉了。
噴釉機器人已迎來首個億元大單。據該客戶箭牌衛浴核算,機器人上崗后,每條噴釉線可節省2/3的人員,一年總共能節約人工花費1440萬元。由于使用機器人后產品優等率提高,企業每年可節省超過2500萬元。更重要的是,機器人上線可以讓工人遠離粉塵、噪聲等傷害,降低企業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