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北京設計研究院暨智能控制系統聯合實驗室在中科院自動化所正式安家落戶。業界認為,此舉將進一步助力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其在電力電子領域的技術實力,為創建傳動領域國際一流品牌提供技術支撐。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王東琳將此次合作稱為,“攀上了重量級親戚”。他表示,現在順著‘親戚’這個有效的管道,更好地走進社會大制造環境中去,依靠自動化所長期積累的技術和最新的信息和智能化技術,結合豐富的人才儲備,能夠整合資源,為產業服務、為國家戰略服務、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
中信重工董事長任沁新認為在重型裝備上,傳動方式是心臟。中信重工為中國的重型裝備裝了心臟,但這還不夠。他希望通過與自動化研究所的合作,為中國重型裝備裝上大腦。
雙劍合璧志在高端
這是一次強強聯合。
中信重工已經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海外國際研發中心,礦山重型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專家顧問委員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協同創新平臺和高端智力團隊。
中信重工北京設計研究院暨智能控制系統聯合實驗室的啟動將為中信重工研發平臺再添一員,更加助力中信重工成為集機械、液壓、傳動、控制、自動化等技術于一身,為用戶提供一體化服務的國際大型集成裝備制造商和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
有59年歷史的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是我國頂級的、權威的自動化智能控制研究機構。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其生表示,此次高手之間的聯手,無疑將推動重型裝備行業由機械導向向控制導向升級。
張其生介紹,該設計院將重點圍繞中信重工服務領域和產業板塊,以及面向未來新能源及工業4.0的變革,研發基于矢量控制的高端高、中、低壓變頻器、工業專用電力電子產品如磨機專用變頻器、軋機專用變頻器、皮帶機專用變頻器,以及具有市場前景的高端變頻器,如電源類、直流輸電類、車輛牽引類。強力拓展公司在電力電子相關領域的業務能力。同時成立礦山工藝研發室,針對礦山工藝、控制、數據開展研究,為礦山領域工業4.0做前期準備。
智能控制系統聯合實驗室,由中科院自動化所與中信重工共建。該實驗室以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合作共贏為宗旨,推動雙方在高端智能裝備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共同促進相關領域專業技術和產業發展,加快有關領域技術創新、產業鏈整合以及人才培養,達到科技和產業共贏。
據了解,該實驗室將在精密檢測與傳感技術、高速高精度伺服驅動技術、嵌入式智能系統、機器人集成應用系統、數據挖掘與分析利用方面,未來有五大研發方向進行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