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據報道,到目前為止,意向創始成員國已增至30個,另有17個國家也已提出了正式申請。那么這個以便利亞太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為目的,開放、包容的多邊開發機構,在成立之后,會對中國經濟及制造業轉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助力“一帶一路” 重塑世界經濟格局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了制造業大國,但是卻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特別是鋼、銅、煤炭等在過去高投資的增長方式下保持了較高產量,至今產量仍居高不下。當前國內需求疲弱,短期要消耗高產能較為困難,這時拓展海外需求卻大有可為。順應這一要求,中國推出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即“一帶一路”戰略,拓展海外市場,積極推動中國制造走出去。
隨著“一帶一路”的路線圖逐步清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已經成為了“一帶一路”戰略的首要前提,而“亞投行”則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支持的重點機構。有了亞投行,中國就能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而這些國家將來會購買更多的“中國制造”商品,或是生產中國品牌的產品。中國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可以指望越南和馬來西亞,甚至印度。印度新政府的“印度制造”政策正在鼓勵中國企業在印度北部建立制造業基地。這些基地的產品或許需要被輸送給印度各地的客戶,或是需要用飛機運到新加坡,然后通過海運送到澳大利亞消費者手中。
帶動中國高端裝備制造走出去
“亞投行”是由中國提出創建的區域性金融機構,主要業務是援助亞太地區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增加,將為中國具有顯著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制造產業提供潛力巨大的市場,消耗中國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和勞動力,同時也會帶動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如核電、高鐵、工程機械、船舶、航空等的巨大發展。
目前,國內一些企業積極參與到亞太、非洲、拉美等地方的基礎建設中,高鐵已走出國門,而隨著亞投行的建立,“一帶一路”的影響,中國的高端裝備制造將會在基礎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將會是未來幾年的重要投資機會,中國具備走出去的優勢產業包括高鐵、核電、建筑、特高壓電網等行業。而在中國制造和中國建筑走向海外同時,將中國的基礎設施標準加以推廣,將會使中國基礎建設和裝備制造業擁有持久競爭力。
發起建立“亞投行”,解決“一帶一路”建設資金問題,這是習李政府的一大妙筆,也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縷陽光,中國制造業和基建領域的一批重點企業將在海外市場收獲更大的蛋糕,助力中國高端裝備制造走向全世界。